八连跳

浏览朋友们的bolg,更新甚少,但也读到荡气回肠的诗作,缠绵悱恻的忧伤。我们变化甚大,但是透过文字,我们能认定:对,这就是他写的。埋在我们骨子里的东西犹如IC设计者埋下的一个个register,定时/准确/有规律地触发。
……在这里。有的时候实在很想表达,但写出来完全就不是自己最初的意思。
到深圳这大半年一直感觉很累,每天时间都安排得很满。回忆过去在学校时搭着个单肩包,提个大杯子,揣一沓报纸和一本DSP书,路过超市,绕过花园,到信远楼挑一个只有几个人的教室,读书写字——那真是一段完美幸福、远离喧嚣的时光。当周末远去,发现周末是多么美好的;当自由远去,发现自由是多么美好的;当身处此地,才发现异处是多么美好的。
从另一个层次来看著名的围城理论,说的岂不是那朴素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道理?
现代人总喜欢说自己忙啊忙,公司的一位同事(也是一起过来的校友)的口头禅就是“忙啊忙啊”,每次去找他办事,他必是摇头摆脑先说自己忙啊忙啊,随即摆出一副拒绝的姿态。后来大力改口称其“X忙忙”,通过这点细微的改变,“X忙忙”似乎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忙,从此他再也不说自己忙了
研究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类似于“暴走一族”等新兴种族,白领中逐渐形成了另一种族“装忙一族”。在经理/同事面前他们永远有做不完的活儿,俨然公司离开了他们便不能运转了。如果说这只是为了突出表现个人的重要性,被动对外界反应而形成的“装忙一族”,那摸个人自发形成的“瞎忙一族”,以下这个笑话多少能说明这个问题:
某人QQ签名:为梦想奋斗中。 QQ状态显示:欢乐斗地主中……
每天24hours,除去这些不必要的时间,用来忙的时间确实不多。问题是等到我们意识到我们该做点什么的时候,有限的时间已经在不该做的那些事情上过去了。故而有贤哲云,我们只恨每天不会多出第25个小时,却不会很好利用这24小时。
回到“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论题。我们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是不是我们欲望太多?是不是浮躁呢?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只能很好地做成一件事情。而今快餐文化、流水线作业的思想也渐渐浸染到人的成长过程中了,人们过分要求自己快速、按照流程发展下去,希望给自己增加更多的模块、组件,却忽视成长的科学性。更多,并不意味着更好。
昨天,深圳Foxconn惊现自一月份以来员工的“八连跳”。专家/学者喜欢说这个社会转型期……云云,不必过多的理论分析,大力只有一个疑问:廉价的劳动力让国家迅速“大国崛起”,对抗金融危机以国库充盈而长袖“善舞”,国际会议中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但……凡这些,给普通的劳动者带来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一次次“被光荣”?(前外交administrator答观众提问:身在中国,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光荣的?)
在许多场合,我们听到肯尼迪那句“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名言,想在美帝国主义国家人民尚有这样的觉悟,我等实在不便再在同个话题上作更多辩论。
曾读过一篇对于《我的唐朝兄弟》的导演杨树鹏的访谈,标题是“在大唐的村子里活着”,杨谈到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唐肥汉瘦,这个时代的人会很难理解另一个时代人的行为方式。同样一种文化/地域的人也会很难理解对方的行为方式。我们喜欢把自己不理解的事物称作野蛮。正如回头看60年代的浩劫,对当时社会的盲流狂热,我们称其“野蛮”一样,那么这个时代多少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后来者看又是野蛮的呢?
每天3小时学习~~~~时光飞逝啊。
Tagged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Xiaomin

“Real generosity towards the future lies in giving all to the present.” ― Albert Camus

3 Responses to 八连跳

  1. _zyc says:

    国家为了我们的利益做了什么?That's not my name~

  2. 第22条军规 says:

     我们相约巴西! zyc

  3. 新浪网友 says:

    在得知十一连以后,临君博客数字updata频率之高,只归咎于企业,也不甚理解,暂定义为灵异事件!                                  我操,好久没上blog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