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读了一本胡适的书,大力才第一次认识这位非凡卓越的同乡。曾在《南方周末》上读过一篇分析胡适收入问题的文章,民国人民普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胡先生摇一杆笔,就能让一大户家族过上富足的生活,大力颇为不耻,而且,胡适青年时因一篇文章暴得大名,晚年在国民政府屡任要职,也让大力觉得胡乃沽名钓誉之徒。误解源自无知,回过头再认真研究那段历史,仔细读过他的文字后,真相才渐渐浮现眼前。
《文学改良刍议》,今再读之,仍予人有字字珠玑之感。胡适先生八十余年前指出的文学弊病,如今仍然比比皆是,他提出的“八不主义”,对现在还是有一定警示意义的:
一、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二、不做无病呻吟的文字;
三、不用典;
四、不用套语烂调;
五、不重对偶,文须废骈,诗须废律;
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七、不模仿古人;
八、不避俗话和俗字
由此他带头作白话诗,写白话文,出《尝试集》,可谓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一杆鲜明的大旗,而文学改良并非朝夕可以完成,尤其在这个大师远去的时代。两月前,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大师在两日内相继过世,网上由此一片哀惜感叹之声,可予大力呢,只读过季老一本散文集和在某些杂志报纸上一些零碎的对于他们的介绍,至于季老精通的古印度佛法思想、吐火罗文云云,大力基本上只知其名罢了。大力不明白那些尊他人为大师的众,是否是真的体会大师的思想以及他们的寂寞(寂寞这个词,已经堕落了),或仅仅跟风罢了?这是个大师远去,阅读远去的时代。简爱,Becoming
Jane,这些优美的形象一去不返。这是远离简爱的时代。
Jane,这些优美的形象一去不返。这是远离简爱的时代。
“简奥斯丁的珍贵之处在于,她将个人的悲剧变成了别人的童话。”
有人说,鲁迅是药,胡适是饭。药不能天天都吃,而饭确是少不了的。在胡适文章中,大力读的不止是学者的渊博、改良者的眼光和爱国者的忠诚,更有宽厚的温情与爱,其中有一段怀念母亲的文字尤为感人,胡适说自己小时候得了眼疾,持续了半年,母亲为了治愈他的眼睛想过种种办法,当母亲知道用舌头舔舐眼部患处有治疗的效果后,就在晚上用舌头舔着他的眼睛。读到这些,大力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80多年前皖南徽州的破败宅院的某个古房子里,亮起的煤油灯傍,寡居的母亲和她幼小的儿子。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都真实地发生在这片苍茫的大地,让大力觉得,生活永远不缺乏感动。
PS:写这篇短文,大力有相当之力不从心之感,可见只有平时多加锻炼、观察,才能下笔如神、走笔如飞。一点一滴的坚持积累显得尤为可贵,午睡时间在公司看四年来在这里写的文字,读来相当感动。大力清楚记得码写每篇文章时的情形,当过去只剩下脑海空荡荡的记忆,文字尤显得珍贵了。
bz说让我来抢沙发,我就来了。zyc在西电发来贺电
牛,兄才胜我何止十倍,呵呵呵
适哥曾言,他对不起他的子女们,没有问他们愿不愿意就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如果子女们过得好他心里些许宽慰,如果子女过的不好他会感到内疚,时至今日,此话依然前卫......
那本集子上正好有那篇文章,这在当时却有争议,只是别人误解他的意思罢了不过,我感觉像胡先生那么说——或以你表达的来说——显得很矫情啊
第22条军规Hello:蔻b 郭完城曾比l 富治城恺凯o 城!请玹蕾g 把你市木洋. 新为长桶溢s 妹什下装着i 么去 夏n 熊都 不日a 黛不不透风. 林会知气情c 疑老这猛的o 出?么飙新m 局 严汗歌. 重 c n / t e a b z h u i 9 8 4
珍重,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