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家园

第一次看到高尔泰这个名字大概是去年,在深圳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当时看到柜台前醒目推荐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说高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写出一代学人的心灵史,云云。我自负地以为,当代还有我不知道,写作又如此出众的作家?高尔泰,是高尔基和伏尔泰吗?后来,有一次上豆瓣,在豆瓣猜上又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这本书的评价竟然达到惊人的9.4分,而且评价的读者有一千多人。当即我便在当当上买了这本书。书到手后,又没了读下去的兴致,压在箱底,一放就是半年。

今年7月去浙江玩,临行前随手在书架抽了本书放进书包。那天,在走过西塘,览遍西湖,山清水秀,万花丛中过,疲惫地赶回住处。深夜12点酒店走廊的沙发上,我终于打开了这本“一代学人的心灵史”。

读《寻找家园》,让我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读大江大海,尤其是前半部分,我几乎不得不强迫自己要停下来,平复一下心情再读。大江大海的文字极煽情。龙应台选取的故事,当事人的叙述,作者擅长的抒情手法(台湾作家的共同特点之一)编织起来的文字,催人泪下。其中印象极深的是龙应台写母亲美君怀念的新安江,和那篇诗人管管的“管管,你别要哭。”

当然,文字并不能感人,感人的是文字描写的时代,那是大江大海,充满和平年代无法想象的悲欢离合;那是普通人的命运如草芥,唐突,随意,潦草的年代。龙应台试图通过她选择的故事,用她的视角去还原那个时代。她是旁观者,带着强烈的愿望,还原父辈们的故事。大江大海是这些被时代践踏、侮辱和伤害的人的故事拼接起来的地图,他们共有同一个名字:失败者;他们共有一个年代:1949。

如果说龙应台是在动情地叙说一群人在1949年的故事,那高尔泰的《寻找家园》则是在勾画着他一个人的心灵史。这部心灵史,也是许多人共有的心灵史和墓志铭。因为它,我们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存在和我们一样的生灵,他们的坚韧,无尽的苦难和那样纯朴的情感。高尔泰说,抗战时期,他们全家为躲避战乱逃到后方,不知道解放之后承受的苦难,是否是抗战时避过苦难的“补偿”?难道人的一生所吃的苦是个定数,吃苦之后会是幸福吗?高老的文字敦厚,朴素,读着这样平实的文字,你仿佛是在稻田边听戴着草帽的泥老头子慢慢地讲故事,却丝毫没有农人贯见的拖沓和重复。蓝皮袄,唐素琴,安兆俊……这些生命真实地存在过,又像风吹泥沙消无踪影,如今却在文字中“幸运”地复活。这样滴血的美好,这样冷艳的残酷!

在《寻找家园》的文字间,作者是个“淡漠”的老头,淡漠地讲述亲历的故事,但淡漠之处,是文字外的惊心动魄。读者不知道杜开发最后有没有抓住悬崖上的小鹰,不知道夹边沟奇异的微笑和奔跑的姿势是什么模样,不知道人为什么热衷去揭发和消灭对方。不知道为什么美好的情感被压抑,人变成工具,生命没有尊严。

我所见的老头啊!印象中的他们从来就是老头,一直这样淡漠,冷静,沉稳,无趣。高尔泰年轻的时候个子高,爱打架,不服人,固执己见去学油画,独立思考,发表《论美》批评艺术界,比我们绝大多数年轻人激进多了,现在他也是这样淡漠,冷静,沉稳和无趣啊!岁月的打磨,还是压在身上的担子太重?现在我们所见的世界,和他们所见的世界,必不是同一个世界。他们所寻的家园,或许已经永远地破碎,但愿未来我们的家园,再也不必如此苦苦追寻。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Xiaomin

“Real generosity towards the future lies in giving all to the present.” ― Albert Camu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