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计划一件事的时候,必不可少地总要想:这样做的创意在哪?别人想到过没有?会不会落入俗套?这样想大多数的结论是别人肯定想过,而且一定有人已经开始做了,于是我便觉得这样行动已没有什么意义。事情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我就宣布它已经失败了。
事实上,即便是别人做过的事情,千篇一律的东西,也是十分值得去做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不是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而是有没有去做它。行动往往比思想更重要。在行动中还可以完善原先的想法,发现想象中预料不到的方面,得到新的问题和灵感。这就像每个人都有一部苹果手机,苹果手机流行地烂大街了,但如果你从来没有拥有过一部苹果手机,你依然无法感受拥有一部苹果手机的卓越体验。
另一则。关于学习新知识。
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公司每当有空闲或晚上加班,总喜欢抱一本图书馆借来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或某总线架构的书,从头到尾,不管懂还是不懂,一遍遍往下翻,月月翻,年年翻,周而往复。这些高山流水的知识让当时的我内心觉得安稳、扎实。而今回头看,这段痛苦的读书时光并未换来任何收益,这些所谓的知识从来没有成为脑袋里潜意识的知识储备,在可预期的未来发挥出任何效用。如果说这段不算短暂的自学时光的唯一收益,那恐怕是让我得到一段难忘的教训:任何知识,只有在有目的地钻研它和运用它之后,才能够掌握它。
比较好的学习方式是在工作中学,而且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细节,研究一个问题,就把它研究透彻,不草草了事。
在工作的第二年,同为校友的经理(比我早毕业五年)把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拉过去,说他工作这些年,手头积攒着不少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直没空深入研究。他决定把这些问题分配下来,要求我们每个人选个课题写份文档,在部门传阅。当时我选的课题是以太网变压器,这玩意儿似乎在网卡线路图中出现过,而且每个网卡都有。设计中沿用以前的项目随便连连线,应该不会出太大问题。可是真得深入了解它,并要在文档中把它展现给其他人看,那就得花深一点的功夫了。体会到这点困难,动笔一直很慢。在经理把任务布置下去一个月后,我也只写出零星半点的文字。在清明假期的前一天,经理又把我叫到跟前,指着桌上的台历问:清明节后第二天,可以把文档写出来吗?意识到已无退路,我点头称是。经理说好,然后用笔在台历的日期上画了个大大的圈。
事实证明,要把问题写地透彻、全面,确实不容易。网上资料鱼龙混杂,或表述不清,或不同资料中表达意思截然相反,让人无所适从。这样一个难忘的清明节,在下沙龙湫村潮湿炎热的出租屋内,我夜以继日地忙乎了两整天后,总算出了一篇自己当时还比较满意的文档。记得当时写完,长舒一口气,拿着二十块钱去楼下茶餐厅点一份精品套餐,喝进几口乌鸡汤,才觉整个人缓过劲来。不过,回味整个学习的体验是愉快的,仿佛是孕育出自己的孩子。此后,在其它的地方再读到这些熟悉的概念和章回,就好似是遇到自己的一部分。
凡事是在研究和总结中得到升华的。抱着明确的目的去做一件事,把它做好,反过来,它也在提升人和塑造人。
最近发现你的博客,感觉很不错,分享的知识很实用也很切中要害,我是一个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初学者,很感谢你的贡献,希望以后继续阅读到你的新文章.
不错,不知道怎么搜到页面的
不错的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