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话一点不假,大力曾见证无数英雄好汉拜倒在这“情”字脚下,从声线柔软的纯情少男到外形彪悍的憨厚大哥,从东北沃土到齐鲁大地,从学校到社会,这些为情所困的罗密欧与梁山伯们——或频繁变更QQ签名,校内状态,欲生欲死,或状若大彻大悟,作出某些极端的决定,不住地哼唱着“可是当初的我那么快乐”,或听着疗伤情歌等下一个天亮。
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大力也无能力解释清楚其中的原委。谁知道呢,谁知道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地更好?
今天大力想说的是与此有关联的短信现象,也算自己使用手机多年的一点发现。
春节时一位罗密欧给大力发来短信,说根据最近的经历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规律是关于句号的。他认为某人短信中句号比较多,要么是这个人本身就很严谨,要么就是对对方存在戒心,表现出一种拒绝。比如他曾给猎物发了一条热腾腾的短信:
“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吧,我正好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要和你分享哩!”
对方结结实实地回复了句:
“好。”
——天衣无缝。
我们这位罗密欧火热的心顿时凉了半截,如果只个“好”倒也罢,没准是对方忙,回短信已经不错了,但这个突如其来的“。”实在太突兀,太让人浮想联翩了。何况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兼语法学家,“好”字并无深意姑且放过,然而这个“。”却不简单,着实值得好好玩味:短信本来就是一种简短随意的交流方式,你费劲打出来个“。”,想要说明些什么呢?难道只是句式上的工整吗?
可能是这位同志研究得太投入,给自己错觉以致主动放弃,也有可能这位同志的理论本来就是极其正确的,总之后面的事实验证了他的说法,他们的故事没有开始便匆匆结束了。
他的观点和大力的不谋而合,都是关于短信中的标点符号的。在纸面文章中,正确的标点仅仅是作为语句的停顿,便于阅读的一种工具,但在短信这种新的交流媒介中,不光是句号,任何标点往往都能隐晦传达出言语之外的东西,或许这也能算作读心术的一种吧!
大力有一位性格比较刚毅的朋友,短信交流的标点永远只有一种:感叹号!大力隐约察觉到这点,但没有细想这件事,结果在他做出惊人的举动之后,大力才在这中间找到内在的联系。
还有一位长辈,每次给大力发短信的台头总是同书信第一行:
“XXX:你好!”
然后另起一行,正文。
这种格式的短信一看便知是来自上一个时代的。
当然,以上所有,大力想说明的无非是看短信,不仅仅可以看文字,也可以读一读标点。拒绝一个人,给他短信中多添几个句号或许就可以了。当然——当然,如果对方是如那位朋友般敏感细腻并善于探索,效果则会很明显,如果对方读到的句句是干货,那也没办法。
退一万步,短信标点符号学还存在一个技术上例外,那就是这门学说和主体使用的手机密切相关,大力的第一部手机是NOKIA的,type出标点符号是很简单的事情,发出的短信各种标点合理搭配,分号冒号双引号破折号书名号应有尽有,使用地准确恰当(但句子最后没有句号),但自从换成SAMSUNG之后,所有的标点都极其难找,因此统统以空格或换行代替。
由此更见,想建立一门学说真难,要把各种前提考虑地全面细致,不留下任何可以攻击的余地。听说乐嘉师傅有部性格色彩学说,色彩尚可成说,并联系起性格来,那这种短信标点学就更值得研究,没准一个心理学大发现就蕴藏在这其中呢!
PS:大力喜欢;号,这样显得有层次感。
“细节决定成败”,可以用吧。
原来是豆浆兄!欢迎常来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