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的忧虑

最近读完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四册),包括《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如彗星划过夜空》,感觉很不错。

林达是旅居美国一对华人夫妇合用的笔名,该系列丛书是从作者的平民视角来介绍美国社会历史现状及美国民主制度的特点,作者很善于讲故事,将复杂的民主社会制度等等问题寓于一些浅白的故事当中,因此有评论称作者“讲道理,不烦人”。有人也因此称林达为“中国的托克维尔”。十年前国内开始掀起一股“林达热”,可惜笔者读到该丛书已是十年之后,即便如此,书中介绍的故事和宣扬的理论并不过时。事实上,这些使美国政治永葆青春的根基性制度,早在建国之初,通过独立宣言及开国之父们的书信和对话就已经表现了出来,诸如对于权力滥用的顾略,相信人是靠不住的,以及对于不断扩张的政府本能性的恐惧等等。道德情操高尚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这个国家时充满着实用主义的思想,通过一个个类似收银机的安排,在制度上化解可能出现的权力的腐败问题。
回归到这套丛书,印象比较深的几个故事有水门事件、辛普森案、五角大楼越战文件失窃案、黑奴解放运动及制宪会议。

水门事件并非仅限于尼克松窃听其总统竞选对手,最后导致辞职的简单事件。事件背后交织了行政、司法和立法三大机构制约平衡的关系。整个事件让人清楚地看到在这个体系中,没有任何一方的力量可以左右整场局面,一旦体系的监督审查运作起来,事件的发展就不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哪怕他是总统!水门事件的最后,当律师宣读尼克松的声明尊重和接受最高法院的裁定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政体上三权分立,三驾马车的相互制衡的游戏规则的巨大威力,更重要的是这种规则的效率、可执行性以及参与者对于规则的尊重和认同。

辛普森案是场精彩的法庭对垒战,精彩程度绝不亚于《魔鬼代言人》。林达通过该案向读者介绍了美国的法律法庭,刑事诉讼,陪审团制度等方面的情况。辛普森谋杀罪铁证如山,却因为没有“确信的,不可怀疑的”证据直接证明辛普森有罪,检方证人在关键时刻被发现具有种族倾向,种种因素使法庭最终宣判辛普森无罪释放。有人惊呼这是美国法律最灰暗的一天,但也可以说,这是公众认同的游戏规则的必然结果。人们认同的这个规则,讲究证据,嫌犯不得自证其罪,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判予罪刑。社会可能为此付出代价,使某些人逍遥法外,却能有效地防止冤假错案,保障了人们更为重要的自由。

越战五角大楼文件案是美国整个新闻界与行政机构激烈的对抗。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没有屈服于行政机构的压力,用宪法中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对抗行政机构所谓的保密及国家安全等托辞。新闻媒体认为更重要的是公众的知情权,而非行政机构和军方所谓的国家安全。尽管行政机构极力阻止,媒体仍坚持陆续发表解密文件,事件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最终以6:3的裁决肯定了新闻界的行动,大法官Potter Stewart就此评论,“没有一个自由的、获得了充分信息的新闻界,就不可能有脱离蒙昧的人民。”

在现代国家,新闻媒体的力量功不可没。媒体对于权力的监督作用几乎是不可替代的。如果媒体听命于权力,作为权力的侍臣,溜须拍马,歌功颂德;如果所有媒体对于某个事件报道都是来源于同一个郭嘉通讯社的“通稿”;如果每天都会有相关部门私下给媒体列出的黑白名单——新闻媒体的功能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新闻监督也名存实亡。无论美国的缔造者或普通民众,都会对于权力机构任何的试图干扰媒体的行动极为敏感,因为这是这个自由国家百年来政治清明的有力保障,是国家的根基!

《我也有一个梦想》主要讲述了林肯领导的解放黑奴的南北战争和上世纪60年达到高潮的民权运动。黑奴的解放并非如天朝教科书描述的那样——随着北方各州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产业工人,需要南方释放黑奴以解决劳力不足的困局……黑奴的解放的原因除了黑人的争取,和北方对于劳动力的需要,其实更大的因素是基于自然法和教义上,白人对于行为的自省。回顾整个黑人的解放过程,如果没有具有理想主义和平等自由精神的废奴主义者坚决的抗争,黑人解放的历史进程将会被大大延后。南北战争至今仍是美国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林肯在战争过程中成功地将战争的主题进行了切换,将战争从维护联邦统一切换到解放黑人这个更为崇高意义主题,进而使这场战争具备正义性,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是美国黑人争取权力又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民权运动基本处于马丁路德金所设定的非暴力路线:黑人聚集一起,统一行动,以沉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全国各地先后掀起了黑人追求权力的热潮,从罢乘公车到大学生的静坐示威,从马丁路德金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自由进军”,到国会通过《民权法案》,黑人争取权力的过程跌宕起伏,充满了曲折,有无数热血青年——黑人或白人——怀着自由与平等的理想,为“人人生而平等”这个建国之父们提出的“不言而喻”的真理,呐喊,抗争,甚至牺牲了生命。如今四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故事仍然会让每个读者心潮难平。

《如彗星划过夜空》讲了许多美国开国之父们的故事,包括华盛顿,杰斐逊,亚当斯,汉米尔顿,富兰克林等等,林达称他们为“最后的古典主义政治家”。这些人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精力充沛,才华横溢,深谋远虑,对于自身道德标准有很高的要求。正是这样一群人才可能制定出《独立宣言》和有后面制宪会议,他们给这个年轻的国家一个很好的开始。
林达讲的是美国的故事,但仅从书的名字“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也有一个梦想”,即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新闻自由,权力制约,军队国家化等,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民众的思想是需要培育的,这个培育的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笔者相信林达所做的就是这种培育的工作,虽然他只是在静静地叙述别人的故事;笔者还相信这种培育性工作比某些人呼喊的激进革命更具意义,因为首要的是公众的自由思想和民主意识。只要形成了土壤,民主和自由之树必将在新的土地上萌芽,生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补记:

读林达的书,一直有个疑问:作者是否将美国描写地过于美好?尽信书不如无书,未经过详尽的考察,将异域过于美化或丑化均非一个唯物主义者的做法。记得曾看过一期《一虎一席谈》,主题是陈光标的裸捐。嘉宾是李敖之女李文,长期生活在新大陆,持绿卡。此女态度相当骄慢,对陈光标的行为强烈不满,并奉劝陈弟弟不要去美国捐钱,丢中国人的脸,云云。李氏愤愤然:你去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做慈善的!你看看美国人怎么做的!!——在李文眼里,似乎美国的就是好的。事物好坏与否,几乎只要看它是不是美国的!

事物好坏与否,并非在于它是否美国的(这也是国内五毛党片面攻击所谓“西奴”的重要论据之一),而是考查它本身的品次如何——它服务人民还是权贵?符合人性还是反人性?解放人还是奴役人?同样地用这个观点考查所谓的社会制度,让人难以想象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才更像是人民的国家?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Xiaomin

“Real generosity towards the future lies in giving all to the present.” ― Albert Camus

One Response to 历史深处的忧虑

  1. singWang says:

    Tes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