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独裁

晚上看了一部相当精彩的德国电影:《浪潮》。电影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现代德国校园的故事。高中老师赖纳为讲授“独裁政治”课,在班级开展了一个关于“独裁政治”的实验课。赖纳在课堂上通过演说,群体心理学等方面技巧,训练学生对他绝对的服从,随着实验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卷入赖纳的新型组织“浪潮”中。“浪潮”开始使用统一的制服和标志,成员之间采用特定的手势致礼。“浪潮”原本离心的自由散漫的成员在集体里找到了认同感和方向。“浪潮”的内部团结紧密,一致排外,对异己势力毫不手软。“浪潮”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信仰和密码,他们坚信“浪潮”可以拯救德国的未来……最后,事态发展超出了赖纳的控制,以致作为最高“元首”的赖纳也不能停止“浪潮”的脚步,终于一声枪响,学生们从梦中惊醒。

故事的开始,教师赖纳在课堂提问:德国现在还能出现新纳粹吗?同学们大多不相信,因为当前并不存在纳粹产生的土壤。纳粹的土壤是什么呢?经济波动,失业率上升,严重的通货膨胀等等,这是任何国家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独裁的经济土壤(客观因素)仍是存在的;经过纳粹浩劫整个社会的反思,独裁的人性基础(主观因素)还存在吗?赖纳的实验证明,它是存在的,现代社会仍有可能再次出现独裁者和专制政治。

电影讲的是课堂发生的故事,但现实社会国家层面的独裁形成的过程也是相似的:在经济波动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下,许多人失去生活的目标,人生失去意义,生活缺少关爱,漫无目的的生活中忽然出现一位强有力的“元首”,给了困境中的他们以“意义”,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统一的制服,统一的行动,集体成员之间兄弟般的关爱与忠诚,同仇敌忾,为实现领袖的目标,不惜侵略他国,迫害另一群人,烧杀抢掠——为此“元首”总可以为他们找到高尚的理由。独裁者和独裁的狂欢者在独裁政治中不仅解决了精神危机,还会解决物质危机。独裁,并非独裁者一厢情愿,它是独裁者和拥护者的共同需要。

电影中的蒂姆是个很关键的角色,在“浪潮”组织中他是最疯狂的一个。在生活中蒂姆是个典型的失败者,缺乏家庭的关爱,为讨好小混混义务给他们送大麻,没什么朋友。在“浪潮”中蒂姆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冒着生命危险将组织的logo涂上市政厅高墙,拔枪捍卫同组织成员,请缨担当“元首”的保镖(虽然毫无必要,但蒂姆知道历史上的“元首”都是要有保镖的)。在旁人看来,蒂姆的行为无疑是可笑的,然而独裁政治正需要蒂姆这样的狂热者。集体的理性并不见得胜过个人,集体更容易在疯狂者的示范效应下陷入更进一步的疯狂,直到经历无数苦痛和牺牲,在先知和睿智的思想者的呼吁下,才逐渐觉醒,开始追问真相,开始以自然法和人性来衡量事实。

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故事发生在1967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

 

P.S:

看完这部电影强烈地想起一部日本电影《告白》,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将两部电影放到一起google,发现了几个词条,但仍没有线索……Finally,刷牙的时候想起来了:两部都是发生在课堂的电影,追问人性的电影,可以带动观影者一起思考的电影。

Bookmark the permalink.

About Xiaomin

“Real generosity towards the future lies in giving all to the present.” ― Albert Camu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